close

幾年前

由一段「越南茶混台灣茶 - 黑心茶商賺暴利 - 公視 (2007-07-09 21:50)

茶農到農委會抗議,不滿台灣加入WTO後,政府沒有照顧茶農,
讓他們生計困難。」談起
~~~ 

 



有一句話:「可憐之人自有可惡之處。」

平心而論,有什麼道理要讓140元的東西輸給60元的?
消費者的認知上,無非只是認為不值得。
我們為何不在茶園與製茶工作上努力些,140元的東西變成280元,
而且要比
60元的好上10倍呢!


消費者對商品的走向和取捨是絕對敏感的,引導消費者購買意願,
則分別為廣告、流行、比較等等....

 



不斷湧入外來茶,是根據以上或更多的因素;茶友們應還有記憶,

20多年前普洱茶,就是在台茶綠化後攻進台灣茶葉市場的。
一開始並也沒帶來多大困擾,到了台茶真正失去了競爭力時,
才看到一窩窩憂心忡忡的擁護本地茶的消費者帶領了茶農以自覺醒(還很多沒醒)
然而茶農的傷痛總是那麼容易的痊癒,等待的正是迎接再來另一波攻擊。

種茶、做茶、賣茶、買茶、喝茶,一樣也沒減少,只是情況一直在改變而已,
當中沒有是非,只有對與錯。

政府介入民間予以救燃眉,我們該給予肯定跟讚賞,但只是送您魚吃,
學會釣魚還必須靠自己。

 



在此談論台茶也說到烏龍的同時,似乎又要提起幾樁歷史舊事。

但,是不是謬誤,也都不甚重要。

憑良心講,站在研究者的立場,我也不願提這些具爭議性又無意義的問題。
烏龍茶在二百多年前原本就只是製茶的一種方式,我們該視為是一種發現。
且當時並沒有所謂的茶葉品種問題。

現在我們可先略過烏龍茶製作方式的發現,閩南既有了烏龍茶暢行,
閩北亦有因氣候條件與其他因素,製作出比閩南烏龍更為輕攪伴、
輕發酵的色種烏龍茶面市,其中 新製程的發現就有如現在台灣凍頂烏龍茶製程
演變成高山烏龍茶。

 



色種製茶技術於第一次世界大戰
(民初)後傳入台灣,因商人筆誤就變成了包種,
其實那也不重要。無論烏龍也好,色種、包種都沒問題,只是口味上不同而已,
那根本不是消費者想要知道的。
現在我們回歸到人的本性,
消費者只管喝起來好不好喝,
順不順口、值不值得而已
....

先前已提過,在茶的世界裡,沒有是非、只有對錯,什麼茶好,
和社會上流行什麼茶,早在盛唐時期就比
1970年後的台灣更甚或更為誇張。
茶的神話早就不是現代的產物,在唐朝或更早前就已存在。
王公貴族、僧侶、道士、聞人喝茶,以至販夫走卒藏茶的瘋狂程度,
我們現代人豈能比之,直至宋末到元朝中頁才予以淡化為開門七件,
但已深入人們的生活之中,至清而民國皆不遺。

茶葉終究是消費型的嗜好品,我們現在是如何的看待與接受,
智慧與否有後人評斷~~~~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en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